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
——国家社科基金最终成果:《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概要
陈若松
(9728太阳集团)
摘要: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的生成逻辑:当代发展的现实关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价值观继承与创新、对当代传统发展价值理论的反思与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的当代意蕴:从实践视角全面准确地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目标、原则、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的现实路径:全面提升人的自由自觉活动能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国梦、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美丽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统筹兼顾、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和谐世界。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价值自信 生成逻辑 当代意蕴 现实路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的生成逻辑
科学发展观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当今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当代发展的实践,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发展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基于对当代发展理论的批判、借鉴基础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而提出的用于指导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蕴含了丰富的关于发展的价值思想,回答了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简称科学发展,以下同)对价值凸显的重新定位和引发了理论上对当今发展价值困境的新思考;以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研究为突破口和主线,从实践视角全面准确地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目标、原则、特征和当代路径,在理论上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内含的人本位或民本位价值诉求理论的批判性地继承和超越,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在价值诉求上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纠正了西方发展观关于价值诉求所丧失的本质尺度,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西方传统发展观在价值诉求上的本质差别以及对传统发展观价值诉求思想的合理借鉴,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思想。
该成果创造性地从价值论角度来给科学发展实践以价值理论支撑,坚定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牢固地树立“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加在实践中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根本目的不是以物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即在价值诉求上体现为以什么人为本和以人的什么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回答了必须坚持以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本,绝大多数人对发展的价值期盼绝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趋向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种要素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和统筹兼顾的发展,最终回归到人自身的发展上,决不能重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新路,彰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自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的当代意蕴
1、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价值观的继承与创新,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西方传统发展观在价值诉求上的本质差别以及对传统发展观价值诉求思想的合理借鉴,从而给当下科学发展实践以价值理论支撑,坚定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不能重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新路。
2、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现阶段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人民群众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人民群众的素质全面发展是提升人的自由自觉活动能力的源泉,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具本质属性的价值客体,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活动能力决定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程度。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活动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主体的最高需要,体现了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最能反映人民群众内在本质属性的核心需求,受制于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程度。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是实现人的最高价值,人的最高价值就是要追求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本质诉求所在。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反映的是指科学发展观意指的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主体和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最具本质属性的关系,即当下科学发展的客体以自身本质属性满足科学发展的主体本质性需要的效益关系。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当代意蕴,呈现为追求当代人民群众的劳动特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体现为当代人民群众自由自觉活动的自主性、自律性、目的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其中,创造性是人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
3、指明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总体上分为三个层次,科学发展观的最低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最终价值目标。民生价值目标,是当下科学发展观的最低价值目标,源自于当下人民群众的生存需要,取决于当下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内在地包括了满足人民群众最低要求的生存需要、人民群众的就业和再就业需要、以消除两极分化为目的公正公平的基本发展权益需要、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安全需要、接受最基本的教育的机会和平等发展的需要和生存层面的最起码的文化和政治权益需要,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和共产主义价值目标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当下正在推进要逐步变为现实的基本价值目标,取决于当下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目标以及社会有机体的全面发展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价值目标及其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和和谐发展的价值目标;这既是民生价值目标的发展方向,又是共产主义价值目标实现的基础;当下价值诉求的历史局限与未来走向,既要立足于当下现实,体现时代精神和阶段性特征,反映大多数人的对发展价值的期望和需求,同时又要超越于现实,摆脱时代条件许可和制度与体制的历史局限,面向未来社会,实现真正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逐步摆脱人对物的依赖性而走向独立性,逐步摆脱盲目性而走向自觉性,逐步摆脱两极分化而走向共同富裕。共产主义价值目标,承载了更高层次的民生价值的内在规定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方向。科学发展观的最终价值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追溯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本质,历史前提:只有建立自由人联合体,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包含了人的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人的发展理解为人的全面、自由而充分发展,包括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及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个性等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4、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特征,即:人本性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特征;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生成的路径特征;全面性、协调性和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的时代特征;和谐性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方法特征。
人本性: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本质上就是要坚持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原则;人民群众内在本质性需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价值本质尺度;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活动能力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最具本质的价值客体;追求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活动正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体现;追求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本质原则。
实践性:人民群众的实践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生成的客观基础,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关系形成的必经途径,人民群众的实践的本质决定着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人民群众的实践标准是检验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生成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全面性、协调性和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时代特征。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全面性体现为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全面性、多样性、多层性、系统性和普及性;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协调性体现为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差异性、互补性、互动性和平衡性;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持续性体现为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有限性、替代性和循环性、延续性。
和谐性: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方法特征,具体体现为突出整体性,追求合力性,尊重创造性,维护公正性,注重平衡性。
5、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原则,在价值主体诉求上坚持人民的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内在统一,既注重追求社会有机整体的发展,社会成果指向人民群众的整体,关注社会整体的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同时注重个体的发展,社会成果指向每个具体的个人,关注个人的解放和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突出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即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在价值本质诉求上坚持以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为目的和为手段的内在统一,使发展的意义重新回归到人自身的发展上,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价值本质的目的,又是社会发展的价值本质的手段;在价值目标诉求上实现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内在统一;在价值客体诉求上,实现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甚至生态文明和人的素质的内在统一;在价值思维方式诉求上实现价值诉求多元全面性、差异协调性、再生持续性的内在统一;在价值生成路径诉求上实现价值诉求规律性、目的性与实践性的内在有机统一;在价值评价的检验标准诉求上实现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内在统一。只有坚持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原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有效地保证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的诉求方向,分程度地关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提供能体现价值诉求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特征的价值思维方法,从而有利于做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路径的当代选择。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的现实路径
该成果以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本质为突破口和主线,在理论上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内含的人本位或民本位价值诉求理论的批判性地继承和超越,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在价值诉求上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纠正了西方发展观关于价值诉求所丧失的本质尺度,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本质内在规定性、特征、目标进行界定,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思想;在实践上,论证了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当代路径,避免走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老路,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路,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当代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的唯一现实路径。全面提升人的自由自觉活动能力是当下科学发展价值诉求的核心动力;发展生产力是当下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根本动力;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国梦,是当下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牵引力;协调发展战略是当下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平衡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下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持续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下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直接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当下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法治保障力;全面从严治党是当下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根本政治保证;统筹兼顾是当下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根本方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当下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军事保障;建设和谐世界构筑当下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的国际和平环境。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12FKS003)
(作者简介:陈若松,男,1966.11,湖南衡东人,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稿源:红网综合]
[作者:陈若松]
[编辑:谢瑞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