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陈若松经理接受株洲市电视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专访

    时间:2018-05-07 浏览量: 作者:管理员

    54日上午,经理陈若松教授接受株洲市电视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专访,专访内容在5月5日株洲新闻联播播出。

    http://www.zzbtv.com/tv/2018-05/06/cms147241article.shtml

    (13分32秒—16分20秒)

    附:专访节选

    终其马克思一生,是为全人类谋幸福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是为全人类幸福和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的一生。

    马克思的一生是为全人类谋幸福的一生。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就立下了誓言,“选择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戴维·麦克莱伦曾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成为这样一种语言,数百万人用它来表达他们对一个更公正的社会的希望。”将“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的。马克思的终极关怀不是停留在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是追求人自身的解放,共产主义社会不是终极目的,而只是实现人的自身解放的前提和条件。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才有可能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和解放。《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凭借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千古留名,成为千年思想家。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正是这两大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从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剩余价值论则揭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发展变化规律,预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马克思的一生是为全人类谋幸福和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的一生。在马克思看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共产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运动。在马克思身上,革命家与思想家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不仅发现人类社会、自然界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终其一生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引者、实践者,用舌、用笔、用剑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不断奋斗。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西路88号

    邮编:412007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见好就收(tyc9728·VIP认证)集团网站

    • HUT马院